news center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正文

5月20日,《南京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新书发布会暨地方文献整理座谈会在仙林校区杜厦图书馆举行。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南京大学副校长杨忠、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周宪,以及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图书馆、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和文献整理领域的专家学者五十余人与会。杨忠副校长和张志清副馆长共同为《南京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新书揭幕。
    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洪修平介绍了《南京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的编辑出版情况。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古籍主要来源于原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的藏书,经过百余年的积累和几代人的努力,所藏古籍的数量和质量在海内外有相当影响,尤其在地方志收藏方面形成了重要特色。目前,南京大学图书馆藏古代地方志约四千三百多种、四万多册。这些地方志列入善本的有三百多种,其中稀见方志百余种,孤本方志四十余种。此次南京大学图书馆精选出六十八种珍稀方志影印出版,这六十八种方志涉及十九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二十种方志仅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完帙。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社长方自今对南京大学藏以致用的博大胸怀表示感谢。他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建社35年来,地方文献的整理出版已经实现规模化和系列化,在全国同类出版社中整理出版地方文献最多,并形成“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系列享有享誉的名牌丛书。目前,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已经成为相关领域学者与读者间的桥梁。
    中国地方志办公室联络处处长张英聘致辞,祝贺《南京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的出版发行并赞赏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地方志的传统。她强调,中国地方志编修代代相续,传承了中华文化的文脉。方志作为一方全史,包罗万象,其各方面的价值逐步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关注。
   张志清副馆长祝贺南大建校112周年校庆。他指出,我国现存民国以前地方志超过1万种,是我国重要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作为“地方百科全书”,地方志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材料。他介绍了国家图书馆藏方志保护和使用的情况,并呼吁图书馆界、方志界和学术界重视图书馆服务地方志编修的重要作用,重视地方志对民族记忆记录和传承的作用,重视乡土志的教化育人作用。
    杨忠副校长代表学校祝贺《南京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在南大建校112周年之际发布,并感谢各地图书馆和地方志领域专家对南京大学的长期关心。他说,南大在古籍整理与研究方面有着悠久传统,《南京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既是对国家民族的贡献,也是对南京大学校庆的献礼,是方志整理工作的新进展。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文化建设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引领作用,南京大学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有中国特色的重要指示,扎根中国大地,创建一流大学,并在文化传承方面承担自己的使命。
    南京大学文学院徐有富教授、浙江师范大学黄灵庚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庆柏教授、南京大学历史系范金民教授、南京大学文学院程章灿教授、南京图书馆副馆长全勤、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洪民荣分别发言,认为《南京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的出版嘉惠学人,功德无量,是图书馆对珍贵古籍收藏藏用结合的开放理念的体现,既要做好古籍保护,也要做好古籍利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入选丛刊的方志确属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南京大学图书馆编纂人员撰写的提要精当,有重要学术价值。学者们也建议图书出版部门整理已出版方志丛刊书目,并对已经影印出版的书籍进一步实现电子化,以便学人和读者使用。
    下午,《中华再造善本续编》展示与文献保护利用研讨会在仙林校区图书馆举行,会议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副社长殷梦霞主持。“中华再造善本工程”是国家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工程,分为五编进行,自唐迄清为《唐宋编》、《金元编》、《明代编》、《清代编》、《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编》,目前已仿真出版1千余种古籍珍本。会上还展示了将“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中影印出版的珍贵古籍善本进行图像数字化的“中华再造善本数据库”。教育部政府采购中心政府采购处副处长王东、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史梅、复旦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杨光辉、浙江图书馆副馆长徐晓军、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浙江通志》总编室副主任颜越虎等专家学者及南京大学读者代表赵庶洋等分别发言,围绕《中华再造善本续编》和文献的保护利用畅所欲言。(转南京大学新闻中心)

       

上一篇:江苏省高校图工委现代技术专业委员会组长单位工作会议在江苏大学图书馆召开

下一篇:南京大学“吴健雄图书馆”在南京大学图书馆举办揭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