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3月19日下午,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半湖文化大讲堂”2025年第一讲《“衣”脉相承——中华传统服饰的美学与文化》在图书馆休闲阅览室举办。本次活动邀请了中国传统技艺名师庄琳琳主讲,由图书馆副馆长陈寒主持,学院广大中华传统服饰爱好师生热情参与。

主讲嘉宾庄琳琳,中华传统服饰的热爱者和实践者,深谙传统苏式、海派、京式三大旗袍精粹,精于设计制作并在款式,在用料上不断推陈出新,获得中国传统技艺名师称号;2018年11月于苏州丝绸博物馆举办“浓墨重彩至清欢”大型传统服装与古董首饰专场秀,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21年获时代周刊颁发“2021时代巨匠科技创新奖”。

讲座以“中华传统服饰的前世今生”为主题进行分享,深度解析了中华传统服饰的文化记忆、美学融合和吉祥寓意。庄琳琳在讲座中谈到中华传统服饰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她指出传统服饰最能体现泱泱华夏中正大气的气韵,是融合了各民族、各朝代传统图案元素与美学,经过历史沉淀后形成的既有穿着舒适度又有独特意蕴的文化瑰宝。同时她分享了自己的设计理念、款式适配、纹样工艺以及不同面料的剪裁与使用,她指出使用是最好的传承,希望广大传统服饰爱好者能坚守与创新,助力传统优秀服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互动环节提问踊跃。来自于纺织服装与艺术传媒学院的老师提出了怎样使传统服饰更受市场的欢迎、如何看待改良的传统服饰等问题。庄老师根据自身的经验,指出传统服饰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相反是历经验证的适合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的服饰,我们要消除身材与容貌焦虑,根据体态特征与个人爱好相结合,选择合适的面料及款式,使成衣既有舒适度又有美感;她强调面对改良的传统服饰,要有包容性但必须坚守底线,传统服饰不是简单的美的堆砌,蕴含了独特的寓意与道理,要尊重和坚持其中的文化内涵。同时庄老师还耐心详细地教导了学生如何修补相关面料的传统服饰,师生们均表示获益匪浅。

活动结束后,大学生记者团的小记者对庄老师进行了专访,就当下大学生热衷的国潮、国风等感兴趣的话题与老师热烈探讨。最后,师生们又仔细欣赏庄老师设计制作的精美传统服饰藏品与饰品,通过近距离观看,感受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魅力,体会传统服饰纹样的美好寓意,也惊叹庄老师的巧手。

此次讲座,揭示了中华传统服饰的丰富内涵,增强了文化自信,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馆以新为始,持续办好半湖文化大讲堂,后续还向读者推荐与本次主题有关的好书资源,进一步点燃广大师生学习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推进书香校园建设,营造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
(撰稿:沈戈鹰;摄影: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记者团;审核:陈寒)